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程婧婧
人们常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看了卡门的《柬埔寨,五月盛放》,我就豁然开朗了。
说到柬埔寨,人们第一个会想到的词应该是危险,于是,心生畏惧,望而却步,包括我自己。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向这本书的作者卡门致敬,一个女子背起背包,独自旅行,不得不让人佩服。看介绍时,我发现作者卡门并不是专业写手,网络上搜不到她的个人信息,这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书。
在书中,她也给我们写了一段话解答了这个问题:
给你们:
给我的家人和朋友:
你们都问过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不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为什么去“扛”这陌生的笔?
可能是因为现在我和你们都太忙了,你们已很久没有像以前那样听我滔滔不绝地给你们讲述我所到的每一个地方的所见所闻了。那我现在就用笔把它写下来,到你们有时间的时候再从书里与我一道分享吧。
还有,就是希望我的每次出门除了给你们带来“担心”外,书中所有的字都是为了让你们读懂我想对你们说的三个字:请放心。
给不曾一个人出门的你:
每一个背包者都同样曾是不认路的小孩,但现在不论流浪到天涯海角的哪个地方,他们都知道回家的路。
我写这本书是想跟很多问过我“为什么你能一个人出门”的人说一句话:“只要你想,你也可以!”
我也很瘦弱,我是近视眼,有偏头疼和中度胃炎,我英语只考过二级,我没有指南针就找不到北,我也是容易胆怯的人,但我也是一个背包者。我可以,你也可以。
给将要前往柬埔寨的背包者:
这是一本工具书。希望将要出门的朋友可以用得着。请在出发前就把“锦囊篇”掀开、掏尽、嚼烂;“行踪篇”是你路上的亲密拐杖。握紧。
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禁感觉到作者为本书倾注的心血,从腰封图案的选取、内页地图的设计到书中各种小而温暖的注脚,都让我觉得,书写成这样,应该是接近完美了吧! 搜了一下网上这本书的读后感,一篇没有,倒是有几篇柬埔寨的游记谈到了这本书,我想真的是把它当做工具书了吧!
看完这本书,我已深深爱上柬埔寨,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内涵,也留给了卡门深深的思考,她在书的末几页插图中配文写到:从柬埔寨回到中国后,我有两个深深的愿望:1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当我再回到柬埔寨时,当地人不再用日文向我问好,我也不再需要用英语与自己国家的同胞相认。2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各大电视台的 “世界城市天气预报”里,不再从“曼谷”和“胡志明市”之间漏掉“金边”。
于是,最后的最后,卡门写下她最后的感悟:爱这个世界有很多种方式,或者关爱别人,或者做好自己;或者学会思想,或者绝对虔诚。抓不住永久的和平,至少不需要总很仓促的战争。
我想,旅行中的感悟是独一无二的,是无法从网络、电视、书籍中去体会的。寒假就快结束了,暑假还会远吗?或许不是柬埔寨,但已经有一个地方正在我的心中盛放,韩国自由行,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