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态是调出来的》读后感
假期中,我阅读了《好心态是调出来的》这本书。不仅从书中得到了一些新的感悟,一些新的收获,它还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本书让我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同时也会懂得享受工作。工作是一种生活状态,把工作融入生活,把生活的态度影响工作中去,这会令到我们获益良多。如果我们把工作看成是一种乐趣,那么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们都可以快快乐乐地对待工作;相反,如果我们把工作当成一件差事、一项义务,它就会变的让我们无可奈何、令人讨厌却又无法逃避,工作就成为令我们痛苦的噩梦,这样的话,又有快乐可言呢?它是从多个角度告诉我们保持一个好心态的重要性。
一节好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的专业能力更离不开教师良好的心态和心境,教师怀着平静、愉快的心境与学生相处,不仅学生受益,而且也给教师本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特有的幸福感。我们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将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心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
上学期我开始了音乐新体系音乐实验课的教学,在《小熊过冬》微型音乐剧的课上,对于刚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表演音乐剧有一定的难度。我发现我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表现,当我越着急的时候,孩子们越是无所适从。当我发现问题后,及时的调整心境,跟着学生们一起演一起唱,就会欣喜的发现学生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因此他们的表演非常可爱,有感染力、想象力,更乐于参与其中。
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老师的严厉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一句又一句的学唱课本上歌曲,我一直觉得音乐课堂应该是快乐的,因为没有谁会在唱歌的时候沮丧着脸,可是为什么孩子们在课堂上似乎很不情愿又不得已的在唱着一些乏味的歌曲。教师这个时候应当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机会,去聆听他们的想法。问问为什么唱不好,或许有学生说有一句总唱错,让自己失去信心了。教师应该把歌曲的歌谱认真分析给学生,如附点部分的节奏是如果掌握的,或者是切分的节奏该怎么打,只有真正找到根源才能把问题解决。或许还有的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唱歌曲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强调学生都会唱,能唱好节奏,能唱准音高,可是学生没能理解歌词的含义,或者对歌曲的内容一无所知,那难免会出现唱的很乏味。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赏识和鼓励的,这样才能更有信心,但是毕竟在外面演出的机会也不会每个孩子都有的,但音乐课堂就是一个小舞台,而且可以很方便的提供,还有一大群热心的观众呢。孩子们一听说自己要演奏乐器还要当小老师是既兴奋又害怕,这样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胆量,多好啊。是啊,其实课堂不是老师的而是孩子们的,多给他们一些机会,你会看到不一样而且是更优秀的他们。
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做教师更应该有一个好心态,它是我们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