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169
post:489169

坚持与坚守

  • 发布时间:2014-02-20 14:43
  • 作者:王倩
  • 点击量:

坚持与坚守

——我读《斯霞文集》第三卷

寒假里我读了《斯霞文集》第三卷,跳脱出纸面的慢慢都是斯霞老师对于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耐心的和青年教师谈备课,传承自己的经验,但更多的是书写了自己对于教育教学深深的思考和探索,这份坚持和坚守,如今看来依旧是一位教师不可多得的优良品质,值得后人好好学习。

 

斯老师把对学生的爱,全部倾注在日常教学当中。她的课堂,从来不重复昨天的故事。

斯霞老师谈备课的时候说道:已经教了四五十年的书了,还要备什么课?随手拿起书来,就可以去上课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一场战役之前的深思熟虑,这是一个机器复杂细致的脑力活动过程。没学期开学之前,我都要把课本研究一番,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依据。

我想,师爱的基本内涵是教书育人。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带好自己的班级,教好所教的数学,这是本职,是己任。教学,才是教师的生命线。而爱学生,就是每天把一件件简单的事做好,把一件件平凡的事做好。在我们的时间表中,备课时间应该要远大于上课时间。斯老师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备课,是“养兵”;上课,是“用兵”。养兵千日方能用兵一时。

 

斯老师说:“在中国的教育现实面前,没有理想寸步难行。”她不是一位只为稻粱谋的教书先生,而是一位 “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她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而斯老师日夜的坚守,她可以说没有辱没自己所言,从汉语拼音到识字写字再到满满的案例,斯老师把平凡的教育做得如此不平凡。

我想,理想最初的实现,也许源自生命的激情,而理想最后的完满,又需要多少个平凡日日夜夜的坚守呢?教学中,因为要求更高,常常独享“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孤寂;因为付出更多,常常收获“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憔悴;也因为千百次的追寻,才终于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收获。

 

我想,斯老师的教育教学之路是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这过程伴随着无数次的迷惘、无数次的失望、无数次的苦思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