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418
post:488418

朱悦《语言教学中的反馈》读后感

  • 发布时间:2016-09-04 22:28
  • 作者:朱悦
  • 点击量:

在假期中,我读了这样一本书《语言教学中的反馈》,严格地说,这更像一本工具书,因为它系统介绍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反馈的相关问题和研究,为教师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 各章主要内容也比较清晰,如: 第一章“实践,目的和影响”介绍了教师在反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应该在什么时机,以什么样的方式,以及由谁来作出,反馈等等;教师的反馈可以达到几个目的,如为师生提供信息,为学生提供教学建议、语言输入、学习动机,以及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等;教师的反馈方式对于学习者会有一定的影响,学习者对于反馈的态度也决定了教师的反馈是否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章“反馈的重点”介绍了针对“错误”的反馈。“错误”(error)与“失误”(mistak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误的种类有很多,包括缺省错误、形式错误、事实错误等等。除了针对“错误”的反馈之外,针对正确的、成功的语言运用同样需要合理的反馈。教师在反馈中需要一定的评价框架来使自己的反馈具有多样性,从而产生更积极的效果。 第三章“由谁做出反馈”介绍了三种反馈的来源:教师、同伴和学生本人。教师反馈是最常见的反馈方式,主要通过“标记”法,面批及全班集中进行反馈。同伴反馈是另一种即时而有效的反馈方式,本章提供了多种同伴反馈的实施建议。个人修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但需要教师做适当指导。 第四章“通过日志反馈”介绍了三种写日志的常用方法。第一种是自由式日志,这种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自由交流;第二种是提供一定的写作框架,如提问、提供选项、提供句子开头等;第三种是电子日志,这种日志在时间上更具灵活性,并使有些学生写起来更放松。 第五章“口头反馈的个案研究”介绍了一个针对教师口头反馈的个案调查研究,其中提供了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及发现的问题,包括文献研究,提出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常用反馈语归纳,其他表达方式,话语反馈的隐含意义,反馈中的歧义。 第六章“相关问题”中介绍了三个相关的问题。首先,反馈是学习者的责任还是教师的责任;多数人认为需要教师和学习者共同关注。第二个问题是反馈中的情感因素。有时教师为避免唐突和生硬会运用间接的评价语言,这样可能会造成误解或歧义,所以有时需要用母语做出评价并作相应的后续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自己所作的反馈进行评价,以便更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 第七章“总结”提供了不同国家对于反馈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供读者思考。 另外本书各章还针对反馈的不同环节和相关问题设计了多个学习任务,以便读者更好地将理论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附录中还为部分学习任务提供了参考答案。 当我刚一看到目录时简直觉得是福音,说的非常详细,当我细读时,发现很多我以前未注意到的细节。我曾经做过关于学生出错教师纠错的专题研究,当我看到这本书中所提及的观点时,才发现,我的研究还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往深处挖掘。例如在第二章中提到的错误(error)和失误(mistake)的区别,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反馈的类型和方式也不尽相同,而我之前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了学生的错误上,而没有细分是真的不会或者理解问题造成的错误还是理解不透彻而造成的失误,这还是需要我在教学中认真地分析与研究。 曾经有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告诉我,她写了一份五万字的稿子,可是之前她至少看了五百万字的资料,提炼观点,分析细节,最后才能成文,反观自己,还是阅读量太少,阅读,不分时间地点,一定要坚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