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项修炼》部分读后感
南师大附小 孙权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知名度很高。被《金融时报》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五部工商管理巨著之一。而彼得·圣吉本人也被《商业周刊》评为世界十大管理大师之一。这本书比较厚实,而学校科研处也要求在学期初上交一份暑期所读书籍的读后感。所以在这里,我所写的只能是部分读后感。
在看《第五项修炼》这本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改变。戴明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管理精英。被誉为质量管理革命的先驱。对于管理实践的影响,当时没人能超过他。但是在其90岁高龄的时候,他思考的是他的管理体系通过一步一步的目标却在摧残人。他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是激情和固有的内在动机、自重、尊严、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而所谓的目标管理、、配额、奖金、商业计划,这些加在一起,一步步地加深这种损害——一种尚未得知也不可得知的损害。
而学习型组织则是本书所倡导的。作者认为,在过去,组织中只要有一个像福特、斯隆、华生或盖茨那样的人去学习就够了。但现在真正能在未来获得成功的组织,将是那些发现有效途径去激励人们真心投入,并开发各级人员的学习能力的组织。
作者认为有五项新的构件技术正在逐步集中到学习型组织创新过程中。这五项技术为: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这就是所谓的修炼。
系统思考是一个概念框架,一个知识体系,一个在过去50年里开发出来的工具系列。它的功能是让各类系统模式全部清晰可见,并且帮助我们认识如何有效地改变这些模式。
自我超越则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石,或者说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坚持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则陷于忙自己的事情。
心智模式的修炼则是从省视自己开始——学习如何把我们内心的、有关世界的图像披露出来,让它们“浮出水面”,并严格仔细地加以审查。
共同愿景应该是组织内全体成员深度分享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用共同的身份和命运归属感把人们成功地凝聚在一起。当真心的愿景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们都会力行卓越,用心学习,积极上进。这不是因为有人叫他们这么做,而是因为他们想这么做。
修炼要从“深度汇谈”开始。深度汇谈是指团队成员“悬挂”假设和成见而进入真正的“共同思考”的过程。而自我防卫的习惯往往是团队交往中根深蒂固的障碍。
这五项修炼对于我们来说,都不容易,哪怕是其中一项修炼,都是一种坚持。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你所改变的不仅是你的思想观念,我想,还有来自于对于学习本身的敬畏。因为你发现了你自己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