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041
post:487041

张明娟读后感

  • 发布时间:2016-09-22 10:01
  • 作者:张明娟
  • 点击量:

再度充满正能量

——读《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有感

张明娟

我很害怕读教育类的书籍,印象中它晦涩难懂,尽管有些鲜活的例子,但依然让人读来兴趣缺缺,所以对于暑假学校下发的《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我也直到近假期结束才拿起阅读,不想就爱上了。

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这书不过是将一个个近几年出现的优秀教师事迹罗列地进行了简单介绍,还不如这些老师自己的陈述,但我就是爱看,看得欲罢不能,这一个个鲜活的事迹让我对教师以及班主任工作再次充满了热情,增强了我身上的正能量。我时不时问自己,为什么在这些优秀教师身上我总能看到积极、乐观向上的那面,不管是文字还是他们亲自的陈述(有幸亲自聆听了桂贤娣的报告),都让聆听者极深地记住了她,并产生了想好好管理班级,并且也坚信能搞好的激情和动力。也许这就榜样的作用,是写这本书的作者的主旨所在。

也许是太孤陋寡闻了,许多优秀的教师我都不认识,趁着这本书,我接近了许多杰出的人,他们的出色让我羡慕,但更多的激发了我心中那份渐渐熄灭的激情。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任何一件小事,都会因为时间而增加自身的分量,就好象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时间在这里增加了事情本身的厚重感,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坚守的难能可贵之处。”

这段话直接打在了我的心上,不禁让人感触良多。目前,我最需要的就是坚守。我喜欢多变,做事缺少长性,这样的性格又好又不好,好在点子多,不愿意一成不变,但坏也在这方面,不能长性,也就很难坚守。其实很多行为只要坚持就是一份沉重的力量。我要努力在变化中去坚守那些值得坚守的。

书中也有让我最想了解的。这自然离不开桂贤娣老师对我的吸引力。那次听桂贤娣老师的报告,一开始真没有在意这个外貌普通的老师,可是她一出口,我就立刻被她的激情洋溢牢牢地抓住了视线,一刻不愿意离开,尽管她的年龄也不小了。书中,尽管以第三人称诉说了桂贤娣老师的做法,但是那一个个例子却依然透露出她那与众不同的智慧。可这远不及她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地亲自叙述。个人魅力让我折服,让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随着她的叙述时而高兴时而沉思。也许正是这份敬仰,所以我格外认真阅读了有关桂贤娣老师的部分。特别感兴趣的是她创立的“因生给爱十法,可惜书上仅就其中两法“病残生爱在得体”和“体弱生爱在关心”进行了具体介绍,实在不过瘾,光看到书中列举的其他八法名称,我就想到网上找来迫切去研读。这书让我有了阅读更多教育相关书籍的兴趣和动力。

临近开学,我更是把第一部分“开学了,我能做些什么”再次进行了阅读,希望从中有所收获。我想我面临的是已经接触了一年的老生,很多优秀做法我都使用不上,比如说“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但是我想也许我可以改变一下,以“记住每一个孩子的生日”为契机拉近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读读书,确实让我开了眼界,也让疲惫无力的心再次充满了正能量,更积极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也许学期结束时,我还是会像以往那样疲惫不堪,但我想等我再次看到这本充满力量的书,一定会再次充电成功,这就是书的魅力,这本名叫《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的魅力。
下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