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1日下午,南师大附小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基于过程、证据、评价、反思的小学数学课堂新探索”玄武区网络研训暨南师大附小“教、学、评关联互动” 系列研讨活动。
玄武区的四位教学骨干分别从过程、证据、评价、反思等维度深度阐释了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上的最新研究与行动。
长江路小学的丁爱平老师带来了《在“历程”中学会学习》的主题分享。丁老师剖析了学习历程认识的误区,重构了数学课堂学习历程观,提出教师应立足儿童立场,让儿童在历程中学会学习。北京东路小学阳光分校的王江老师带来了微讲座《基于“证据”,提升思维的“能见度”》。他指出,我们要积极循证,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促进深度学习发生。南师大附小的张岚老师带来了《评价:为儿童的数学学习助力》的微讲座。张老师将课堂评价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借助生动、具体的实例指出只有教、学、评一体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更加科学、合理,有据可依、有理可依。锁金新村第一小学的姚晶晶老师带来了《反思:照亮学习进阶的历程》的微讲座。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搭建学生的反思平台,助力学生的思维进阶。
活动的最后,南师大附小全体老师积极探讨学校数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教导处副主任王倩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命制一张高质量的试卷。她从玄武区试卷调研的评价标准谈起,通过对标准的解读和实例的分析,让我们进一步清晰了试卷命制的路径。她指出,高质量的命题需要找准参照,研习省学测卷和区单元;厚实积累,扎实学的过程和教的过程;复盘提升,关注儿童视角和迭代优化。以命题研究促进教学转型,最终指向教学质量的提升。
让学习持之以恒,让思维跨越时空,南师大附小数学团队一直在路上。
(南师大附小 顾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