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智轻体”已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迫在眉睫。为了探讨“简易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融入日常体育课程之后的效果,抽取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测量对“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业“融入日常体育课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家庭作业的学生(实验组)对身体素质显著提高,而没有接受家庭作业的学生(控制组)的身体素质则没有明显的改善。所以简易的”体育与健康行动作业”的布置和反馈,有助于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据此,提出了学校和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业
一、布置“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业”的重要性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久力等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肥胖儿童和超重儿童比例不断增加。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不够之外。最主要的是家长和孩子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增强体质经常被课外补习班所替代。中国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要吧学校体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来抓。2014年国家教育部新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些文件足以反映党和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告诉重视。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在实验中发现,单纯的依靠每周体育课程和大课间活动是不能提高学生体质的,因此开展“体育家庭行动作业”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的有效途径之一。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业:相对于知识性作业而言,是体育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某些指导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后,紧密联系学生的能力及行为实际,布置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亲身实践的要求和任务。布置行为作业,能促进学生知情行的转化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增强教育实效性。
二、布置体育家庭行动作业策略:
1、 布置体育家庭行动作业与体质测试项目结合:
《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一些项目进行了调整,根据现有学生的情况,各班均会出现不能“达标”的现象。而且每个孩子体质情况各不相同,按照同等标准要求每位学生是不合理的。因此选择适合学生在家庭中能安全进行的身体素质练习项目,如: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俯卧背起等至关重要。并指导学生与家长科学的开展家庭行动作业,逐渐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长效性。
2、布置体育家庭行动作业与课外亲自练习结合:
在对实验班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家庭等各方的阻挠,甚至有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课外体育机构进行锻炼就是最佳的锻炼方式。通过本研究,我们利用问卷、家长会、展示课等方式,向家长介绍了各种家庭行动作业操作方法,指导家长在家庭开展持续、有效的练习,逐步提高了家长和孩子的锻炼意识。
三、体育家庭行动作业的类型:
体育家庭行动作业的内容不能单一,缺乏趣味性,时间一久学生与家长必然会厌倦。为此,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丰富作业的内容,让体育作业既有改版的游戏,又有课堂教学的延伸;既有定量作业,又有拓展性作业;既有静态作业,又有动态作业。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大致的将作业类型划分几个部分:
1、理论性行动作业:体育经常会受到雾霾天气、雨天、雪天的影响,当室内场馆使用受到限制时,理论性行动作业很好的弥补了这些限制,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比如:青奥会期间,同学们都欣赏了各种激烈的比赛,我布置的理论性行动作业是——请用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你最喜欢的体育比赛项目或者你最喜欢的体育明星。
2、实践性行动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家庭开展模仿性作业、游戏性作业、探究性作业、选择性作业、亲自对抗作业等。(见附件)并及时记录,作为本学期附加分评比内容。
3、拓展性行动作业:体育课上我们一直沿用着老游戏,这些游戏虽然有趣但是缺乏时尚元素。加上现今的孩子接受信息渠道多元,如果游戏一直保持不变,他们很快就会厌倦。怎么办了?我设计了一系列老游戏新玩法,鼓励学生利用课堂和课间活动时间退层出新,创编属于自己的游戏。并在班级里进行修改完善,一旦获得大家的喜爱,将以创编孩子的名字命名,全校推广。
四、体育家庭行动作业的要求:
科学合理的布置行动作业必然需要一个可达成的要求:
1、与生活实际结合:完成行动作业时可以借助社区、景点、家庭的场地、器材,安全开展练习。
2、负荷要适中:完成作业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科学的开展练习,避免运动过量。
3、作业形式要多样:完成作业时可选择多样练习方法,避免产生厌倦。
4、作业内容要多元:完成作业时可以结合校内知识、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可以由易到难、可以由少到多……避免内容单一乏味。
5、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完成作业时可以个人、多人或者亲自,提高练习的兴趣。
五、简易“体育与健康行为作业”融入日常体育课程:
1、确保学生能坚持锻炼:
由于本校学生课业较重(家长额外布置的作业),如果体育家庭行动作业变成加重学生负担的作业,家长和孩子一定不会支持。在实验中我通过以下的途径让学生爱上锻炼:
1.1适时的激励:学生是很容易被激励的,特别是他们的好朋友因为锻炼被表扬、因为锻炼被奖励时都会激发孩子们锻炼的积极性。而老师只要收集这些“正能量”的实例,锻炼之风就会越刮越猛。
1.2视觉的冲击:激烈地体育比赛、精彩的班级对抗、有趣的年级比赛都会使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这样冲击在课间与校外会“蔓延”,当“蔓延”逐渐扩大就会变成一种锻炼的“习惯”。
1.3适当的点拨:“高手”点拨一直是学生最爱的方法,在“高手”的指引下锻炼会变得有效、锻炼会变得有趣、锻炼会变得安全。而我选择的“高手”,除了了教师还有能干的学生,他们借助校外学习的知识、父母亲朋的力量以及欣赏比赛时的收获,班级的“高手”越来越多。
2、制订有效的检查方法:
在实验中我发现检查作业也很重要:
2.1设计作业本:与本组老师通力合作,我们设计出附小锻炼记录本(见附件)。记录本上有活动方法指导、学生练习情况记录、家长情况记录。规范了作业评比的方法,并将其纳入学期附加分评比(占总分的20%)。
2.2“爱锻炼”奖章:结合学生常规评比,我们设计出“爱锻炼”奖章,50%评比课堂参与情况,50%评比课后或者课间活动情况。每月进行奖品的兑换(集齐15颗换一个特质的爱锻炼笔),并记录在五星班级评比中。
3、建立家校联系:
每月通过信息平台向家长发送合理、科学的锻炼方法,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带领孩子进行有效练习,并引导家长参与锻炼,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研究的过程,欣赏了各校体育锻炼的方法,发现自身的存在的问题:1、家长出现的谎报、虚报现象没有办法杜绝。2、作业本设计较刻板,缺少童趣,有待改善。3、推广中部分老师的引导能力较差,班级间差距较大。
我们将继续研究,希望能让“家庭体育行动作业”变得更加有活力。
【参考文献】
1、《体育家庭作业如何落实》高俊杰,【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4期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