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588
post:509588

浦口中专校“成长杯”开赛||主题班会课(四):分类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






成长杯,光彩夺目。11月26日下午,浦口中专校机电部张玲老师在校录播室开设了一堂以“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为主题的班会课,18级机械高职班同学身穿统一印有“怀梦想,致远方”的班服,积极融入到主题班会情境中,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和重要性,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学会实际操作垃圾分类,创新利用可回收资源。浦口中专校学生处邱锡凰副主任、机电部学工办乔晓菲主任以及校内部分班主任等认真聆听了此节主题班会课。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浦口校区王永成校长带领了部分班主任观摩了此节主题班会课,并给予了高度了评价。

“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在课前。从班会课的酝酿与准备,到班会课的开展,育人经验丰富的张玲老师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记者组、资料组、宣传组、研发组、创新组,对垃圾分类进行研究性学习,查询资料,整合知识,并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抄报,以便展示。另外,还布置教室环境,更换班级垃圾桶,安排学生出垃圾黑板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安排小记者校内采访,并拍摄剪辑制作微视频。”班主任张玲老师表示。

    此节主题班会课,以问题导学为主线,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主导,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主要分四大环节进行:

环节一:探--垃圾分类短视频。通过观看小剧场和采访视频,提醒学生扔垃圾时要注意将垃圾袋和其它垃圾分开投放;探索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困惑。

画外音(环节一设计意图):张玲老师认为,该活动方式新颖,在整个准备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且提前学习了大量的垃圾分类知识,同时通过采访了解了师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和垃圾分类时困难,为后面的问题研究提供了方向。

环节二:授--垃圾分类小讲堂。由民主选出的宣传大使王鹏给同学上一堂垃圾分类微型课,通过超时空之旅、视频、口诀等方式,让同学们知晓垃圾分类的内涵、意义、方法。宣传大使针对同学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种类太多,无法记住”的困惑,给出解决办法。

画外音(环节二设计意图):张玲老师认为,“通过生生互动形式有目的地解决学生垃圾分类时的困惑,强化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

环节三:研--互动游戏。在现场模拟游戏中,学生按小组分别讨论研究被安排的垃圾投放任务,然后选出每组认为易混淆有歧义的垃圾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垃圾分类大挑战中,学生通过垃圾分类的手机游戏挑战设定好的一二个等级的被挑战者,胜出者获得小奖品。

画外音(环节三设计意图):张玲老师认为,“通过垃圾分类小模具教学,让学生实际操作动手分类,切实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垃圾分类大挑战,检验了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认识程度。这两个活动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让加深印象的同时教育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随手垃圾分类的习惯。”

环节四:创变废为宝。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对生活中的部分垃圾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形成成品,并对成品进行展示和说明,班主任对学生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并进行纠偏。

画外音(环节四设计意图):张玲老师认为,“通过设计制作展示,让学生认识到部分垃圾时宝贵的再生资源,垃圾分类提高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班主任老师带领和倡议下,同学们在《垃圾分类新时尚,低碳生活新风尚》倡议书上,郑重写上自己的姓名,承诺认真阅读倡议书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时刻践行垃圾分类,为城市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自觉树立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广泛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源头减量践行低碳节约。

班会课最后,班主任张玲老师进行了总结,同时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树立并传播“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生活理念,主动做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者、文明生活理念倡导者、垃圾分类收集的志愿者。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弘扬新时代新文明新时尚,为创建干净、卫生、整洁、优美的浦口中专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班会课后,校内外听课人员集中进行了点评。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浦口校区王永成校长等众多观摩教师一致认为,此节主题班会课非常好,主题鲜明,环节完整,氛围活跃,准备充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建议在课时容量、分析透彻性、专业结合度等方面进一步打磨。

 

(浦口中专校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