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激励引导广大党员不忘立德树人初心,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扎实推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担当作为,10月16日至17日,南京财经高职校各党支部分别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建功创新名城”专题组织生活。
学校会计系党支部与行政党支部全体党员在钱云红书记和孙蓬飞书记的带领下,进行了专题学习与研讨。党员们观看了战疫情和促发展“两个一线”时期涌现的身边典型学习资料,通过观看黄大年、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重大典型与感人事迹进行了自我学习和讨论。党员同志认真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大家感到在这次残酷的抗疫战争中,以黄大年、钟南山、张伯礼、陈薇等为代表的党员同志们所呈现出来的奉献精神、抗疫精神,值得所有人致敬和学习。
金融系党支部在马越书记的带领下,围绕“论科学家精神”开展了研讨。研讨内容包括科学家精神的概念、内涵和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发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求真精神、实证精神、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包容精神、民主精神、献身精神、理性的怀疑精神和开放精神等。其中,马越书记重点讲述了专注精神、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她以中国大数学家陈景润、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国学大师王国维等为例,着重介绍了专注精神的含义。与会党员一致认为,这三位科学家真正体现了“胸怀祖国,敢为人先”八个字的科学家精神。随后,支部党员一起聆听了老一辈科学家邓稼先的故事《我的姑爹邓稼先》,感受了邓老爱国奋斗、勇于拼搏的精神以及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生的心路历程。通过此次专题学习,党员们感触良深,大家充分认识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并表示将在教育工作中将坚持发扬专注、求实和创新精神。
10月17日,现代服务系党支部党员同志赴溧水白马镇红色文化李巷村参观学习,重温陈毅等老一辈新四军的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重温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实地进行“红色李巷”研学课程建设调研,跑出了学校实践性“课程思政”第一棒。党员同志们沿着村道探寻红色记忆,分别参观了钟国楚旧居、江渭清旧居、梅章旧居、陈毅旧居、李坚真旧居、地下交通总站、大李巷党支部等革命史迹,重温革命历程,感受革命先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随后,大家返回李巷一起体验了打草鞋和磨豆浆,在劳动中重温当年革命先辈们为抗战胜利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感恩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最后,由孙荣宝副校长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革命先烈的拳拳爱国之心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党员同志,大家表示要深入挖掘“红色李巷”项目,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落在旅游专业研学课程开发实践教学项目中,自觉将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伟大精神传承下去,为开发侧重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教材做好准备,为南京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奋力担当作为。
除了学习先进典型外,信息艺术系党支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调研以及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邀请高磊副校长开设了题为《做“课程思政”建设的“生力军” 》专题党课。高副校长从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如何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及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效果等四个方面,综合教学目标分类学、学习科学、教学理论及评估理论,阐述了课程思政的概念、理念、内容、目标,介绍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和评价方法,并提出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要求,每位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责无旁贷。在党课的最后部分,高副校长总结指出,课程思政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想学生、行动关心学生、教学引导学生”。他强调,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各支部党员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建功创新名城”主题引领下,将积极投身推动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实战,亮承诺、立标杆,不断涵养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