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659
post:497659

一次宽视野可回溯的全市美术色彩写生教研活动



2020年9月24日上午,市职教教研室组织了一次线上教研活动,市名师工作室(和合文创工作室)领衔人刘春娣老师开设了一节市级研究课——《玻璃的质感表现》。为保证直播效果,此次研究课采用录播方式,线上播放、讨论,线下评课、回看的方式进行。

图片 2

刘春娣老师上课

图片 4

教师备课作品

本次课主讲教师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设计科学,抓住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主要教学环节。课前有教学资源收集,有课件设计制作和备好的装框作品、并准备了学生作品装框的展示准备,足以看出刘老师的细心和用心。课堂教学内容紧抓玻璃的质感表现这个中心来开展,课题目标设定适当,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从学生学习反馈上来看,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图片 3

同学们课堂练习

本次课亮点很多,值得美术教师学习和借鉴,如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教师对课的设计,小组合作等,教师都应得如鱼得水,课堂结构完整,教师语言流畅,教态和蔼可亲;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授课环节过渡自然,学生活动参与积极,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注重问题情景的设置,从学生已有的色彩经验出发,抓住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和认知规律,挖掘色彩各个层面的话题,不断升华色彩对我们的影响,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融治。教师对教材的挖掘适当,运用多媒体、实物体验、示范作品相结合,熟练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体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运用,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听课过程可以感受刘老师对教育、教学的追求和不断探索,教师在玻璃质感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材料和画种的表现,如水彩、水粉、马克笔等来表现玻璃杯质感,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画材来表现静物,以此达到对玻璃器皿质感的深入探究,感受不同的色彩形式,激发学习热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刘春娣老师的此节公开课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问题引导、层层深入,灵活使用不同画材,课堂教学有实效。

图片 5

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

图片 1

学生课堂完成作品

以往线下教研活动常常因教学场地的限制,无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此次教研室组织的线上公开课的形式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学习研讨的活动中,不受环境的限制,提高听课效率,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此次后疫情时代的教研活动因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场所弹性化所带来了宽口径、广视野的教学研究新常态,使教学活动变成可回溯、可记录,有利于教学反思,为提高课堂教学策略及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课堂教学直播地址:

https://www.cctalk.com/v/16007564914417?xh_preshareid=1e764691-cff7-484c-abf4-e015fc58b15e&xh_fshareuid=134402788&xh_preshareuid=13440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