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7372
post:497372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隆重举行“三教”改革背景下专业能力提升暑期校本研修活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苏教职〔2020〕6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28日-8月30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三教”改革背景下专业能力提升暑期校本研修活动在安德门校区全媒体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培训有幸邀请到江苏省知名职业教育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由张勇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本次培训。

6.jpg

7.jpg

8月28日上午,首先由张勇向全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把握发展新机遇,促进中华中专高质量发展》。张勇从全面深刻的认识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角度进行深度剖析,结合当前国家、省、市相关最新文件政策,科技创新与行业的发展,以及我校目前处于的高质量发展与新校区建设等。明确了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升校企协作育人水平、实现“三教改革”常态化、以及学校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力求努力把握机遇,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了贯彻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张勇校长还向老师们讲授了以《复课开学 疫情防控》为题的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强化了老师们的疫情防控意识,让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全校师生严格按照防控疫情要求,做好开学准备,强化风险意识,为新学期教育教学的安全稳定做好了保障。

8.jpg

8月28日下午,由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职教通讯》杂志社社长庄西真博士给老师们带来名为《走自己的路,也听听别人怎么说——教师专业成长之我见》讲座。庄博士从“审时、度势、量己、定标、得法、克勤”教师专业成长六原则出发,深度分析了教师成长发展的道路,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培养、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有了新的启发与帮助。庄博士的讲座风趣幽默、入木三分,既有宏观引领又有举措路径,引起了老师们深深的共鸣,让全体老师收获满满。

9.jpg

8月29日上午,由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占茜博士,作了题为《教育治理视阈下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讲座。占博士的讲座由研究假设构建角度出发,构建了学校的社会-系统模型,并提出如何构建学校治理的一致性。提出分享式管理理念,即如何参与学校决策、如何展开决策、管理者如何界定自身角色等。从专业的视角与维度,让老师们接受了一次学术的洗礼。

10.jpg

8月29日下午,由江苏省中职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曹鸿骅主任带来名为《“三教”改革: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转向、内涵与路径——兼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专题讲座。曹鸿骅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切入口,结合“三教改革”的三大基本任务,即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三教”改革的方法必须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找准突破口。“教师”的改革,应以“双向双融通”为主要途径,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建立结构化师资团队,构建“功能整合、结构合理、任务明确”的结构化的师资团队。职业院校应围绕三大任务,致力于专业改造、课程改革、资源建设、环境创设、教法变革、学法创新、评价改进、育人成果几大方面,其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1.jpg

8月30日上午,由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省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省中职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兼《江苏教育研究˙职教版》主编方建华所长,带来名为《职教新时代: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专题讲座。方健华从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之间的竞争与挑战为切入口,分析了当前智能制造、机器换人给众多行业与领域带来的影响,对企业人才结构与职业学校教育规模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技术、新产业、新专业将催生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浅入深的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的探索与研究方法,指出职业院校更应注重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教育要实践经验相结合,让更多的职业院校学生成为真正的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方所长的讲座精辟入里、高屋建瓴,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彰显了对学术、教育和学生的真诚,触发了老师们的思想碰撞,引起了老师们深深的共鸣,让老师们在教育理念、工作态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

新时期,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与时俱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诉求。本次研修,基于三教改革,朝向专业能力提升,为高质量开启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文/孔运帷;图/王晓姝;审核/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