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职校网讯)7月3日下午,南京高职校教师发展中心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学校第七届校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之陈述答辩考核,参评教师围绕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班级管理、线上教学、十四五规划等方面的命题展开了论述。
课程思政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德育手段,如何通过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参评教师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分析,了解到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质量控制要求、节能环保的节约意识和安全意识是在环境检测领域从业所必须要具备的,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以此为融入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锻造工匠精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已见成效。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当前形势下学校应该如何实施产教融合,参评教师结合校企合作的经验,指出产教融合是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的过程,是校企合作的高级阶段;针对当前产教融合面临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建议: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造真实的实训和工作环境;建立体制机制保障即产教合作协议、建立教师到企业锻炼制度、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开展培训修炼内动,建立培训制度;真正“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对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为基础,强化实践教育,打破藩篱分割,开展合作育人,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在五年制高职学校中如何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参评教师结合所带班今年全部考入本科深造和多年班级管理的摸索,归纳出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把握学生实情做“学习型”班主任 、改变工作思路做“管理型”班主任、树立目标意识做“规划型”班主任、坚持以生为本做“服务型”班主任。也有参评教师提出优化班级管理落实立德树人的举措,即:建设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营造竞争性班级学风、建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试点差异化的管理模式、继续完善“三全”育人模式,其中试点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指的是在中职阶段配备班主任采取中学管理模式,以班主任管理为主,高职一年级配备辅导员采取高校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高职二年级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不间断走访企业,学生毕业后依托成教学院校友会为学生终生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继续助力。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在职业院校启动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参评教师为本专业制定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十四五”发展规划方案,从规划制定背景、规划总体目标、规划具体实施措施进行了重点论述。有二位参评教师结合抗疫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实践阐述了线上教学的利弊,以及对策和思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式下通过信息化手段为教育教学赋能。
此次活动有12位参评教师针对前期抽到的答辩题目进行了陈述,并针对评委提出的诸如“评价一节课课程思政效果从哪些点切入?如何触发教师自发向上发展内生动力?学生从进校到毕业这五年时间里,班主任工作策略如何演变?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线上优秀教学资源”等问题,参评教师和评委直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次次交流探讨中思想火花的碰撞引发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深度思考,这些课题需要在今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和总结。
通过校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评选活动,将有更多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相关专业领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文、图:教学科研部 许慧华;审核: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