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南京市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南京市盲人学校举行。在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宋修玲的组织带领下,南京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秦淮区教研员张书蕾老师、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魏洁、南京市聋人学校、南京特师一附小等学校的老师走进盲校,共同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探究适合盲校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首先由孙丽娟老师和关敏敏老师呈现了两节小学数学课,接着两位上课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反思,最后听课的老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孙丽娟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圆的周长》。孙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组织学生测量圆形物品的周长和直径,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理解圆周率,推导发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学习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关敏敏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角的初步认识》。关老师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三角形入手,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多种活动及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课后,各位专家和同行进行了深入的评课研讨。特级教师魏洁通过课堂与学生的深入观察,指出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教学策略研究的建议;张书蕾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专研教材的精神以及学生的合作交流有序;市教研员朱宇辉老师分别从教具的实用性、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耳脑手口”并用、运用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三个方面阐述了盲校课堂的智慧表现,并提出加强对核心问题设计的建议。来自南京聋校和其他特教学校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虽然同属特殊教育,但却各具特色,都有互相可取之处。
市特教教研员宋修玲老师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强调了分层教学在特教学校中的重要性。她希望特教学校应充分关注特殊学生,通过科学评估,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分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