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教学干部、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信息技术教师、一线教学骨干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在刘昊常务副校长的带领下前往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调研学习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特色项目建设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在招生工作和期末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刘维俭校长、周一平副校长专门挤出时间携同学校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和信息处的领导团队与玄武中专到访的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进行了对口交流。玄武中专樊玉敏副校长首先说明了来访目的,介绍了到访的管理团队和随行人员,对刘国钧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表示了感谢。
刘维俭校长表示玄武中专和常州刘国钧高职校有着得天独厚的缘分,在2017年两所学校共同参与了对口支援拉萨职业工作----组团式援助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在这项活动中两校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玄武中专的同仁们在一起相互交流。
刘维俭校长首先介绍了学校从1989年成立的常州职教中心到更名为香港华夏职教中心直到最后更名为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实业家刘国钧先生对新中国产业经济的贡献以及对常州职教发展的贡献,刘校长特别强调自己虽然也姓刘,但并不是刘国钧先生的后人,不过这并不影响自己始终将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当做自己家里的学校来管理和经营。常州刘国钧能有今天,源于常州市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常州职教起步早,常州是职教模式的发源地,城市的布局结构合理:南部有高职教育园区,集大院、校所于一体;东部有殷村职教园,借力常州刘国钧和铁道高职校为代表的五所高职校,以职教带动周边新农村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常州,职教必看。常州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一脉相承,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生高质量就业、体面就业方面提供了范例:比如说作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刘国钧学校每年的招生报名非常火爆,生源根本不成问题,但考虑到社会有需求,常州刘国钧直到今天依然保留了两个中专层次的班级,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
谈到学校管理经验,刘维俭校长指出常州刘国钧将“永远领先一步”作为学校的发展思想、目标追求和精神动力。在管理体系上,学校采用二级管理体系,校级层面负责制定发展目标,系部负责过程实施,职能部门充当服务员和勤务员的角色,与系部实施捆绑考核;在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具备发展性和前瞻性战略眼光,主动尝试队伍建设走高校职称系列,以工匠精神塑造师魂,以名师工程塑造师能,以制度建设凝聚师资;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坚持对接产业设专业,专业才有生命力,校企融合经营专业,专业才有活力的指导思想,学校现有两个教育部示范专业点,一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坚持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成才”的价值取向,开展“手中有技能、胸中有墨水、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养成教育,学校目前是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学生在学校幸福成长,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在科研发展方面,学校坚持科研的过程就是教师素养提升的过程,坚持实施科研兴教、科研悦师、科研强教的发展战略……在“永远领先一步”的目标追求下,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校管理、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几个方面已经位于江苏省的职教高地,后续还要继续向从“高原”向“高峰”的目标迈进。
刘维俭校长报告之后,玄武中专各管理部门的同志与刘国钧高职校的同行们进行了对口交流,内容涉及到教育工作的诊断与改进、外聘教师的聘用与管理、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升与应用、社会培训等多个方面。这次学习交流,玄武中专的团队成员还参观了刘国钧高职校的校史馆、刘汉堃体育馆、自动化教学工厂、刘鞠秀图书馆,观摩了留青竹刻、乱针绣学生社团活动,刘维俭校长还专门给大家解读了学校LOGO的含义,最后玄武中专的全体到访人员与刘国钧高职校的部分领导团队在刘国钧高职校的LOGO雕塑下合影留念。
交流参观结束后,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刘昊常务副校长表示,一直以来,刘国钧高职校就是江苏职业教育的龙头,是一面旗帜,有很多东西值得同行学习。感谢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刘国钧学校办学的内涵、深度和高度,也给玄武中专校的骨干团队很大的启发,各位管理干部要结合自身分管工作深入消化学习调研心得,推进学校工作深度发展,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