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能力,深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1月19日下午,由玄武中专第二党支部牵头,组织支部党员参观了南京博物院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特展”。
养心殿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充满了故事,这里是清代八位帝王的寝室加办公室,是雍正以后清帝国的权力中心。2015年,北京故宫启动养心殿五年修缮计划,在此期间,养心殿将进行全面封闭。为了更好地展现这座宫殿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决定举办养心殿文物全国巡展,养心殿走出紫禁城,是历史上第一次,南京博物院举办的“走进养心殿——大清的家国天下特展”是本次巡展的第三站。
领取导游机,戴上耳机之后,党员们兴致勃勃地走入展厅。正对大门是悬挂有雍正皇帝手书“中正仁和”牌匾的“正殿明间”,西侧是接见私密大臣的勤政亲贤殿、乾隆鉴赏书画的“三希堂”,东侧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东暖阁以及乾隆皇帝用于修行佛法的佛堂无倦斋,总计5个空间,通过相关展品的组合布置,向观众呈现了10个单元的历史事件与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深刻感受到清朝从康雍乾三朝鼎盛,到后期走向腐朽没落的内在原因。如果说雍正所书的“中正仁和”、“勤政亲贤”两块牌匾以及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体现了封建帝王中庸正直,仁爱和谐,不仅要乾刚独断,还要勤于政务,不能以天下之财供一人享乐的执政理念,表达了雍正励精图治的决心,那么展柜中陈列的用朱砂批示的奏折则是雍正勤政的具体体现。据历史记载,雍正1722年继承皇位,1735年去世,在位12年8个月,在位期间一天睡4个小时,一年之中只有元旦、冬至、生日才会休息,正因为如此,他创造了在位十三年,写下一千多万字批语的纪录!然而到了清王朝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原先的东方文明古国逐步落后于西方,中华民族经历了饱受列强蹂躏的百年屈辱历史。
“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第二党支部组织的这次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历史、学习历史,让党员们从历史中汲取了智慧和营养。在参观结束后的交流活动中,党员们各抒己见,同志们感慨万分,纷纷表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百年痛苦战争煎熬的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大家表示,以史为鉴,不忘初心,坚定了我们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念,作为职教工作者,我们将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门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