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484
post:468484

“相识本草,一脉传承”——莫愁中专药学系组织“同仁堂班”学生野外采药


为普及中药材知识,了解南京本地现有的中药资源,提高“同仁堂班”学生对中药资源的保护意识,2018年10月13日,莫愁中专药学系组织“同仁堂班”学生野外采药,孙琍、徐凌玉、张二超和顾月珍四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特邀南京中医药大学两位专家参与指导。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魂宝,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就游历各地,尝遍本草。中药的鉴定分为原植物的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但原植物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根本源泉。在两位资深老师的带领下,19名同学按照行前的布置和要求分成两组进山,在老师的带领下认识各种药用植物,并将合适的采摘用于制作标本。当然,同学们也没忘了老师的要求,将挖过的土进行回填。


山上丰富的植被是辨识、采集药用植物的绝佳场所。每组成员带上洋镐、药铲、枝剪等专业工具,在繁茂的丛林中寻找、辨识各种药用植物。一路上听老师讲解着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植物科属、入药功效等诸多专业知识。许多平时随处可见的花花草草,在我们眼中犹如杂草,可在专业老师的眼中,可能就是一株可以治病救人的良药。下山后,在老师的协助下,每组成员将采集回来的植物压制在标本夹里。


此次活动采集药用植物标本近百种,有益气健脾作用的太子参、凉血活血的地榆、养阴润肺的南沙参等常见药材。通过此次采药,课本上的原植物跃然眼前,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药却在杂草丛生处。”同时更重要的是增长了中草药知识,拓展了眼界,也为同学们打开了中医药学的一扇窗,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要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莫愁中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