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在全国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的大背景下,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南京盲校结合创建平安校园要求及学校实际,特开展此次防火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上午八点,班主任老师进班对班级学生进行消防疏散安全教育,做好疏散准备。八点十分,伴随信号员发出“火灾警报”信号,防火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正式开始。此次疏散演练的着火点在一楼美工二室。听到警报后,班主任老师立即转为教室演练负责人,告知学生“火灾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撤离。学生们按照规定的疏散通道快速撤离,疏散时按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的次序撤离到操场指定区域。“火灾警报”信号结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火灾警报”信号。学生整队,按班级列成纵队,记录各班级学生人数。据统计,第一个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用时21秒,整个疏散过程共计用时1分46秒。本次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能力。
演练结束,演练总指挥颜主任进行点评总结。首先,颜主任通报此次演练活动总体情况,肯定了此次演练的成效。参加疏散演练的全体师生均安全撤离,并且表现得镇定有序。其次,颜主任提醒生活中防控火灾需做好三个注意事项。第一,去火源。要严格控制火源,特别是在教室、专用教室、多功能厅、宿舍等场地。生活中能触及到的火源分为明火、生活用火、电器用火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器设备越来越普遍,使用时应格外注意预防火灾。颜主任还列举了去年学校附近一家电动车车行失火事例,告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用电安全,严防火灾。第二,降荷载。当火灾发生时,切记不要惊慌,尽量减少荷载,快速撤离到安全的活动场所等。例如,在学校里遇到火灾,一定要听老师指挥,不能慌张,在火场尽量趴低身子,捂住口鼻,延长在烟气情况下逃生机率,增加逃生概率。第三,畅通道。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十分重要。同学们要有安全意识:进入室内环境,保持清醒头脑,对周边环境要有个心理地图,一旦遇到危险明确该从哪里逃生。在陌生环境里,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清楚在遭遇突发情况时,如何第一时间安全退出。我们学生由于自身视力缺陷,可以提醒陪同的家人朋友,注意安全出口,做到心理有数。最后,颜主任以口诀的形式教授同学们火灾逃生要点,并且强调,火灾逃生要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不让火灾发生是最安全的选择。
此次防火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演练活动,全校师生掌握了应急逃生的正确方法,熟悉了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同时培养了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其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对于构建平安校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曹晓惠 拍摄:杜军 审核: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