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一群大学生在饮虹园社区华静家园小区留下了快乐的合影。周围的居民们发现,他们就是陪伴了小区居民一个月的垃圾分类“小指导员”,而今天也是他们即将离开岗位的日子。这段时间以来,居民们也慢慢地了解到,这些和居民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扔垃圾的热情志愿者们是来自墨竹工卡县的藏族大学生。他们在早间高峰期开展分类指导、二次分拣、清洁垃圾桶、清扫小区等工作。
月初上岗前,工作人员给志愿者们培训垃圾分类知识,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南京市垃圾分类有关常识和分类方法。他们每周利用三个早晨,在华静家园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现场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指导居民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这支由藏族大学生们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为街道增添了一股年轻的力量。“守桶虽然辛苦,但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政策帮助这儿的居民逐渐改变生活习惯,很值得也很开心!”藏族大学生旦珍说道。
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一个月以来,夫子庙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不仅居民的生活习惯在改变,辖区整体的文明素质也显著提升。华静家园小区尤其成为了全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先锋。这离不开墨竹工卡县的藏族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热情参与。
今年是南京市持续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第25年,也是开展“南京墨竹周”活动的第二年,第二届墨竹工卡“格桑花开”大学生创业就业特训营也拉开帷幕。墨竹工卡县的藏族大学生们来到南京,在为期一个月的特训时间内,申请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他们在夫子庙街道华静家园小区分类收集点的热情服务,为小区居民,也为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留下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