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905
post:469905

用画笔绘就五彩生活



——记大厂街道新华六村“五老”龚大奎


   龚老四十走年画展2.jpg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人们的衣着从非黑即灰走向多姿多彩和个性化;饮食从解决温饱走向吃出健康;住房从几代人蜗居一室走向广厦万千;出行方式从绿皮火车、自行车大军走向更加多元;生活用品从三大件到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这些变化和对比被家住在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新华六村的“五老”龚大奎用画笔记录了下来。  


    谈及书画,龚老坦言:这都是我的兴趣爱好。龚老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85岁了他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性的美术培训,刚解放的那段时间,他跟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做他的助手,他就偶然间拿起笔画了毛主席的人像,其他人都说画得好、画得像,这也给龚老增加了继续画下去的信心,以至于后期在上课时,他经常开小差拿笔在本子上画画,这一画就停不下来了。1950年,因为兴趣使然,龚老考进了部队文工团,想一直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也想用画笔记录下祖国的变迁。而这一画,就是68年。


   衣食住行  用画笔讲述过去的故事
  你看这张画,有个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旁边有人照顾着,龚老顿了一下告诉记者:其实画里的老人就是我的老伴,而病床前照顾我老伴的就是我的儿子和儿媳。我之所以要画这张画就是想感恩在改革开放40周年来医保卡的普及,让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能切实地感受到医疗条件的改善。
    在社区展厅正中央摆着的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三幅画作,龚老说,这三幅画作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20181229南京长江大桥修复后通车。我经历过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剪彩仪式,当时我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桥上车辆非常少,而且桥下也比较凌乱。而去年年底的大桥通车给我的感觉就不一样了。虽然桥上的汽车很多,但是这也代表了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桥下的民警也在寒风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持秩序,市民井然有序地排队能红绿灯过马路……我把我的自豪感也画进了作品里。龚老挺直腰板说道。但记者问道,为什么修复后的南京长江大桥要画夜景。对于这样的问题,龚老表示,因为他觉得修复后的长江大桥上的玉兰花等太美了,想用夜景衬托出它的美。


除此之外,还有40年前的年夜饭和如今的年夜饭的对比,虽然同样都是年味,但是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的年夜饭吃得就是团圆、吃得就是幸福感;还有40年前的黑白灰大衣,到如今的潮流服饰,不仅代表了大众审美的前进,更代表了市民对美好的东西的向往和追求……


(大厂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李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