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玄武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举办区域文化市民学堂走进古生物博物馆,开展《捏出澄江动物群》手工制作课程。邀请古生物博物馆设计主管,古生物绘画大赛评委老师,雕塑科班出身。制作的古生物视频多次获得大奖的谭超老师为大家授课。谭老师带来的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项目澄江动物群的手工制作课,用黏土捏出这一国家瑰宝生物群。
上午10点钟,20名来自玄武门辖区和全市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在古生物博物馆2楼先聆听谭老师用PPT图文并茂的给大家讲解有关澄江动物群的知识:澄江生物群位于我国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产出地层为云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中,
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澄江生物群出现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时期,除了低等植物藻类外,大量代表现生各个动物门类的动物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大多数现生各动物门类代表在澄江生物化石群中都有其发现。而在寒武纪之前,除了分散的海绵骨针外,还没有出现过这些动物。如软骨海绵等;刺胞动物门、刺胞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分属于海葵类和栉水母类。叶足动物门、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等。
接着,谭老师带领大家用黏土捏出先光海葵和细胞动物-等刺虫。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黏土捏出的2种澄江动物,在接受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当天是周日,不少家长带孩子参观古生物博物馆时看到2楼有此项培训,纷纷带孩子加入学习捏黏土的行列,并询问怎样才能报到名参加这样有意义的科普活动,在谭老师和玄武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许老师的指导下,家长们加入古生物馆活动家长群,家长们纷纷报名参加下周六古生物博物馆开展的达尔文大讲堂第九讲《鸟的前世今生》。让更多的孩子和居民享受到辖区优质社区教育。
玄武门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许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