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
南京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申 报 表
所属区(县) 高 淳 县
申 报 单 位 高淳县教育局
项 目负责人 周晓燕 王传木
项 目 名 称 整合地方资源,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验
项 目 周 期 2009.7——2011.7
申 报 时 间 2010.7.10.
南 京 市 教 育 局 制
申 报 单 位 |
高淳县教育局 | |||||
项 目 名 称 |
整合地方资源,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实验 | |||||
项 目负责人 |
姓 名 |
周晓燕 |
职务 |
副局长 |
手机 |
13951920998 |
王传木 |
科长 |
13951076516 | ||||
单位电话 |
5738633 |
邮编 |
211300 |
邮箱 |
gczcjk@yahoo.com.cn | |
地 址 |
高淳县淳溪镇镇兴路229号 | |||||
实验项目的价值: 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就我县而言,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特色兴县”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在“生态立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湖滨大道,双牌石生态园,桠溪生态之旅成为了高淳靓丽的风景线,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就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县体表现为:广大农民法制意识淡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逐年增加;农村及城镇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化肥、农药以及地膜污染危害加剧;农作物秸秆焚烧废弃污染严重;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所以,通过这一项目实验,进一步整合地方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平台,努力打造高淳特色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品牌,在积极开展具有高淳特色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农村村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农村中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建设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渔村,绿色社区,逐步改变农村居民传统守旧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为我县农村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出贡献。 |
实验目标与内容: 目标:1.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整合地方资源,加强与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合作,探索农村生态环境教育之路,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平台和体系。3.打造高淳特色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品牌,提高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 内容:调查研究我县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加强与环保、科技、农林、县妇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通过实践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平台;开发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教材;边实践,边总结,寻求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追求教育的最佳效果。 |
实验过程与方法: 实验过程: 1.调查准备阶段(2009.7-2009.10)调查农村生态环境和教育资源现状,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平台,开发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课程。 2. 实施阶段(2009.10—2011.5)全面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工作,开展案例分析研究。 3. 总结阶段(2011.5—2011.7)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形成报告。 实验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摸清我县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地方环境教育资源状况,以提高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思想认识。 2. 文献资料法:掌握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借鉴环境教育的有关课程。 3.行动研究法及经验总结法:积极探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方法和形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提高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水平。 |
实验条件与保障: 1.我县已全面推行创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工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工作。 2.我县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网络体系,社会及各部门教育资源整合良好。 3.实验项目组织机构健全,由县教育局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全部参加。 4.师资队伍较强,有一支经验丰富、能力较强、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5. 项目实验经费由县教育局及各镇政府承担,培训设备及条件能得到不断改善,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
预期成果: 1.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平台,构建县、镇、村三级农村生态环境教网络。 2. 开发一套适合我县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读本。 3.整体提高我县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我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4.系统总结我县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工作经验,形成项目实验总结报告和一批实验论文。 |
终期实验成果报告提交预计时间: 二〇一一年八月 |
所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所在区(县)教育局意见: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市教育局专家组评审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市教育局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