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通知
各区教育局、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持续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参加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经研究,决定举办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教科研机构专兼职教研员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教科研机构专兼职教研员最多1人。
每位选手只能申报一个参赛作品。职业学校的五年制高职教师须选择1-3年级授课班级和课程参加。
二、比赛组别设置
(一)公共基础课程组
1.公共基础一组:德育(含心理健康教育)
2.公共基础二组:语文
3.公共基础三组:数学
4.公共基础四组:英语
5.公共基础五组: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类专业并入此组)
(二)专业(技能)课程组
1.专业一组:农林牧渔类、石油化工类
2.专业二组: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
3.专业三组: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
4.专业四组:加工制造类(电子电工专业)、能源与新能源类、信息技术类(电子电工专业)
5.专业五组:交通运输类
6.专业六组:信息技术类、信息技术课程(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7.专业七组:医药卫生类
8.专业八组:休闲保健类、文化艺术类(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
9.专业九组:财经商贸类、轻纺食品类和文化艺术类(服装专业)
10.专业十组:旅游服务类
11.专业十一组:文化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程《公共艺术》并入此组)、教育类
(三)综合组
本组含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其他类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该年度未包括的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
三、参赛作品要求
(一)总体要求
1.体现真实教学。参赛作品要聚焦“真实教学环境、真实教学内容、真实教学过程、真实教学要求”,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真正实现竞赛服务教学。鼓励提交劳动教育课程、传染病防治教学内容、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专业以及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效果良好的参赛作品。各学校必须对课程实际教学、团队成员实际参与教学教研等情况进行核实,以虚假内容或虚假身份参赛的,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相关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2.聚焦教学能力。教学目标要紧紧地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要求,更好地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并重”的职业教育特色,教学内容在注重区域、学校特色的同时,要贯彻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教学方法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主动去获取知识。
3.注重知识产权。所有参赛作品思路与设计均为原创,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一切责任由参赛教师及推荐单位共同承担。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取消参赛成绩并通报批评。经参赛教师同意,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将在非商业用途推广中共享参赛作品,选手享有法定的著作权益。作品一经获奖不能再参加类似性质的其他比赛。
(二)材料明细及具体要求
1.文档材料
参赛作品需提交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文档材料。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每个文件分别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材”“报告”为最后主题词,以PDF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文档材料中不得透漏任何个人、学校或地区的相关信息。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经过市职教(成人)教研室审批、备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教职成厅〔2019〕6号)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有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以及我省已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科学、规范制定。课程标准应说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要求与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时间进度安排等。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课程标准。
(3)参赛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体现职业性、反映时代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应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涉及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当侧重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原则上以2~4学时/次为宜,每件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4)教材
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遵循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并提供所选教材封面、封底、目录、出版信息及与参赛内容相关的章节等,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5)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1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习效果、反思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如在疫情防控期间实施线上教学的要及时总结相关经验。中文字符控制在5000字以内,插入的佐证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一般不超过12张。
2.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3~4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应在本校的实际教学(含顶岗实习)场所拍摄。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时长8~15分钟,总时长控制在35~40分钟;每段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专业(技能)课程参赛作品的视频中一般要有1~2段反映团队成员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教学实况。视频材料中不得透漏任何个人、学校或地区的相关信息。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每段视频文件以课题(内容)命名,需有明显区分,主讲选手视频命名须增加“主讲人”字样。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
四、比赛方式
采取作品在线评比方式,由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课程、专业类分成若干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材料进行在线评审。
五、奖项设置
1.比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组别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团体奖设学校优秀组织奖若干。
2.比赛获奖名单将在南京职教信息网上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结果无异议后,公布市赛获奖名单。
3.根据本次市级比赛结果,结合2020年省赛方案和组别设置的具体要求,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和选手代表我市参加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
六、注意事项
1.曾参加过市级及以上比赛,并且已经获奖作品,同课题同作品不可再次参赛。
2.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参赛团队,其团队成员、参赛作品所在专业及参赛课程不得参加2020年省级同类项目比赛,原则上也不报送参加2020年市级同类项目比赛。
3.各校须指定专人负责本校教学大赛的组织、协调与报名等工作,做好校级比赛的组织情况统计和上报工作。
请各区教育局、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开展好校级选拔推荐,把教学大赛纳入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作为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
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及方式:张俊、84509714。
附件:1.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报名汇总表
2.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单项报名表
3.各学科、专业教学大赛方案
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二日
附件1 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报名汇总表
学校(加盖公章) 负责人姓名 电话: 电子信箱:
序号 |
参赛组别 (请按市赛文件中分组列写) |
科目或专业类别名称 (请按市赛文件中列写) |
选手姓名 (2-4人,注明主讲人) |
年龄 |
性别 |
联系电话 |
课程名称 |
作品名称 (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
1 |
例:公共基础一组 |
例:德育(含心理健康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例:专业二组 |
例: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单项报名表
专业名称 (公共基础课程作品可任选一个专业填写) |
|
专业代码 |
| ||
课程名称 |
|
作品名称(教学任务精确表述) |
| ||
课程总学时 |
|
参赛学时 |
| ||
教材版本 |
| ||||
作者 (团体报名方式填写,须注明主讲人) |
作者姓名 |
单位名称 |
任教课程或工作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创作说明 |
(包括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篇幅不够可以另附页) | ||||
说
明 |
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 □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 | ||||
学校 推荐意见 |
年 月 日 ( 加盖公章 ) | ||||
附件3:
2020年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
各学科、专业比赛方案
德育(含心理健康教育)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每校推荐1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在线评审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
三、比赛内容、教材及范围
1.比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教材范围:《职业生涯规划》(由于所用教材为省编教材,请选取该教材的老师,应注意选取与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相呼应的内容)、《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这三本国规教材请用2018年以后的版本)
四、参赛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原则上以2学时/次为宜,拍摄成课堂教学视频的教学环节请在教案上进行备注。
五、参赛材料提交和时间安排
1.参赛材料提交
请各代表队于2020年6月5日前将参赛材料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分享链接及提取码通过QQ号781580063或者手机13809008829以短信方式发送给胡卫芳。
2.报名表及汇总表提交
请各代表队将报名表、报名汇总表电子稿及盖章后的pdf稿与6月5日发送至hwf601@126.com邮箱。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胡卫芳、84456486。
语文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人数2—4人且原则上应为同一学校,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采取材料和视频评审的比赛方式,根据参赛选手提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学视频进行评定。
三、材料要求
1.参赛内容选自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1-5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选取1个单元教学内容,提交不少于12课时的教案(必须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建议关注线上线下课堂授课、任务群式教学等形式)。
2.其余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四、材料报送
1.各校须于5月25日16:00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报名表(制成PDF格式)发送至邮箱357754142@qq.com及26269525@qq.com,文件名格式统一为“XX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比赛报名表”。
2.将比赛提交的文档材料、视频材料存入百度网盘,并以“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提取码”的形式,随报名表一并发送至邮箱357754142@qq.com及26269525@qq.com。所有评选作品通过百度网盘在线评选并做比赛留存资料备查。
3.比赛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分别刻制成光盘,一式六份,装入材料袋内,材料袋的封面上注明学校和选手姓名,光盘上不做任何标记。于5月25日16:00前送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202室程老师。
4.比赛提交材料中电子文档一律采用PDF格式,教学视频材料一律采用MP4格式。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程云 84450256 13505177844。
数学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人数2—4人且原则上应为同一学校,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
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采取材料评审和视频评审的比赛方式,根据参赛选手提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案、教学实施报告和教学视频进行评定。
三、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四、材料报送
1.各校须于5月25日16:00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报名表(制成PDF格式)发送至邮箱2502931028@qq.com,文件名格式统一为“XX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比赛报名表”。
2.将比赛提交的文档材料、视频材料存入百度网盘,并以“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提取码”的形式,随报名表一并发送至邮箱2502931028@qq.com。所有评选作品通过百度网盘在线评选并做比赛留存资料备查。
3.比赛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分别刻制成光盘,一式六份,装入材料代内,材料袋的封面上注明学校和选手姓名,光盘上不做任何标记。于5月25日16:00前送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204室周老师。
4.比赛提交材料中电子文档一律采用PDF格式,教学视频材料一律采用MP4格式。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周新华、84529525。
英语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团队成员2—4人且必须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每校推荐1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采取材料和视频评审的比赛方式。
三、比赛内容、教材及范围
1.比赛内容:比赛内容为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且已应用于实际教学。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原则上以2学时/次为宜。
2.教材及范围: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1-5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四、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五、材料报送
1.2020年5月20日之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邮寄或送达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3室张老师处。电子报名表发送至邮箱zhangjun7285@163.com.
2.2020年5月31日前将参赛作品(文档材料5个PDF文件和视频材料3-4个文件)上传百度网盘,分享至QQ(1449918969)或邮箱zhangjun7285@163.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张俊、84509714。
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身类专业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南京市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身类专业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团队的名义报名,团队成员2-4人且原则上为同一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
体育与健康课程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体育与健身类专业每校推荐1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三、比赛内容
公共基础课程体育与健康比赛内容为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体育与健身类专业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同时录制1个教学设计说课视频(课题在12或16学时教学内容中自选)。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四、比赛时间安排
1.5月26日前邮寄或者提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1室。
2.5月29日前用网络形式按照比赛要求提供文档材料及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发送到邮箱panqunyi@126.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潘群一、84451496。
农林牧渔类、石油化工类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和石油化工类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团队的名义报名,团队成员2-4人,且原则上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
农林牧渔类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石油化工类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三、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同时录制1个教学设计说课视频(课题在16学时教学内容中自选)。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四、比赛时间安排
1.5月26日前邮寄或者提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至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1室。
2.5月29日前用网络形式按照比赛要求提供文档材料及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发送到邮箱panqunyi@126.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潘群一、84451496。
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专业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资源环境类、土木水利类专业各推荐1~2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和材料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三、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四、提交材料
1.报名。5月20日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或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1室陶老师处,并先将报名表的电子文档发至tjd604@163.com。
2.提交材料。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将该文件夹保存至百度网盘,并将该文件夹的分享链接和提取码于6月1日前发至邮箱tjd604@163.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陶建东、84451496。
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和材料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三、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四、提交材料
1.报名。5月20日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或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1室陶老师处,并先将报名表的电子文档发至tjd604@163.com。
2.提交材料。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将该文件夹保存至百度网盘,并将该文件夹的分享链接和提取码于6月1日前发至邮箱tjd604@163.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陶建东、84451496。
加工制造类(电子电工专业)
能源与新能源类、信息技术类(电子电工专业)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电子电工)、能源与新能源类、信息技术类(电子电工)专业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也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最多推荐2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和材料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三、比赛方式
比赛采用材料评审方式,对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四、报名及材料提交
1.报名。5月21日前,将学校报名情况汇总表(excel表格,包括姓名、性别、学校、参赛专业类别、课程、课题以及选手手机号等信息)发送至邮箱lichsh1967@126.com。
2.提交材料。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将该文件夹保存至百度网盘,并将该文件夹的分享链接和提取码于5月28日前发送至邮箱lichsh1967@126.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李传珊、84451496。
交通运输类
一、报名要求
1.参赛资格
全市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参赛团队,其团队成员、参赛作品所在专业及参赛课程不得参加2020年省级同类项目比赛。
2.报名方式和名额分配
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
交通运输类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三、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四、报名及材料提交时间
1.报名
5月20日前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或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3室宋老师处,并先将报名表的电子文档发至lysong636@sina.com。
2.参赛材料提交
将上述第三项提交的材料制作成1个以主讲人姓名的文件包(文档材料为5个PDF文档,视频3—4个)上传百度网盘,分享至QQ(861728400)或邮箱lysong636@sina.com。提交截止时间为5月31日。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宋良玉、84509714。
信息技术类、信息技术课程(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在职教师,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或信息技术课程)。
二、比赛方式
评审学校提交的参赛作品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
三、比赛内容、教材
1.内容:信息技术类比赛内容为参赛课程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为参赛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教材:教材的选用和使用必须遵照、遵循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
四、参赛作品材料要求
参赛作品材料包括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五、材料报送
各校于2020年6月4日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304室。以学校为单位提交参赛作品光盘一份(含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课堂实录视频),同时提供参赛作品资料的网盘链接。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张玲、84516536。
医药卫生类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团队的名义报名参赛,团队成员2-4人且团队成员原则上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三、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同时录制1个教学设计说课视频(课题在16学时教学内容中自选)。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四、比赛时间安排
1.5月26日前邮寄或者提交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至职教教研室601室。
2.5月29日前用网络形式按照比赛要求提供文档材料及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发送到邮箱panqunyi@126.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潘群一、84451496。
休闲保健类、文化艺术类(服装展示与礼仪专业)
一、参赛对象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含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
二、比赛方式
在线评审文档材料和视屏材料
三、比赛内容、教材及范围
1.内容: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教材及范围:省里规定的休闲保健、文化艺术类专业指定教材。
四、提交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五、其他
1.参赛材料提交
请各代表队于2020年6月5日12点前将参赛材料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分享链接及提取码通过QQ号781580063或者手机13809008829以短信方式发送给胡卫芳。
2.报名表及汇总表提交
请各代表队将报名表、报名汇总表电子稿及盖章后的pdf稿与6月5日12点前发送至hwf601@126.com邮箱。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胡卫芳、84456486。
财经商贸类、轻纺食品类和文化艺术类(服装专业)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参赛对象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物流、服装专业在职教师,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教科研机构专兼职教研员最多1人。
每位选手只能申报一个参赛作品,在2019年全国及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参赛团队,其参赛作品及参赛课程不得重复用于2020年市级同类项目比赛。
财经、商贸、物流专业:每校每专业推荐作品不超过1件,每校每专业大类(财经、商贸、物流三个专业为一个专业大类)推荐作品不超过2件。
服装专业:每校每专业推荐作品不超过2件。
二、比赛方式
市级比赛采取在线评选方式,即评审文档材料和教学视频材料,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由专家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按照课程、专业类分成若干评审小组进行在线评选,提交材料及评选均在2020年6月上旬完成;如因疫情防控需要变更评选方式另行通知。
三、比赛程序
请各校于6月4日16:00前提交加盖学校公章的报名表制成PDF格式发送至邮箱277592439@qq.com,文件名格式统一为“XX学校XX专业XX选手市课堂教学比赛报名表”。
同时,将比赛提交材料电子稿存入百度网盘,并以“百度网盘分享链接+提取码”的形式,随上述PDF报名表一并发送至邮箱277592439@qq.com,所有评选作品通过百度网盘在线评选并做比赛留存资料备查;比赛提交材料中电子文档一律采用PDF格式,教学视频材料一律采用MP4格式。
四、提交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五、其他
本次获南京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的部分优秀选手将代表南京市参加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因省赛总名额没有最终确定,市赛后各学科、专业组推荐参加省赛的名额,另行统筹安排后一并通知。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李涛、84456486。
旅游服务类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旅游服务类专业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中须明确主讲选手1名;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1~2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和材料
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参赛作品需提交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文档材料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参赛教案、教材、教学实施报告等;视频材料为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的3~4段课堂实录视频。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三、比赛方式
比赛方式为对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进行评比。
四、提交材料
1.报名。5月20日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或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1室戴斌老师处,并先将报名表的电子文档发至daibin601@163.com。
2.提交材料。参赛作品所提交的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统一保存至以作品名称命名的文件夹,将该文件夹保存至百度网盘,并将该文件夹的分享链接和提取码于6月1日前发至邮箱daibin601@163.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戴斌、84451496。
文化艺术类(含公共艺术)、教育类
一、报名要求
1.参赛资格
全市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的参赛团队,其团队成员、参赛作品所在专业及参赛课程不得参加2020年省级同类项目比赛。
2.报名方式和名额分配
参赛选手以教学团队(2~4人)名义报名参赛,团队成员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兼职教师最多1人。每校推荐文化艺术类(含公共艺术)、教育类1—3件作品。
二、比赛内容
文化艺术类与教育类比赛内容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比赛内容为公共艺术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三、材料要求
文档材料和视频材料的具体要求参照通知正文中的相关要求。
四、报名及材料提交时间
1.报名
5月20日前将报名表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或送达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603室宋老师处,并先将报名表的电子文档发至lysong636@sina.com。
2.参赛材料提交
将上述第三项提交的材料制作成1个以主讲人姓名的文件包(文档材料为5个PDF文档,视频3—4个)上传百度网盘分享至QQ(861728400)或邮箱lysong636@sina.com。提交截止时间为5月31日。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宋良玉、84509714。
综合组
(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其他公共基础课程;
司法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等其他专业技能课程)
一、参赛对象与报名
全市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学校正式聘用且实际授课的企业兼职教师均可报名参赛。以教学团队的名义报名,团队成员2—4人且原则上应为同一工作单位,其中企业兼职教师不得多于1人。每校1门公共基础课程或专业(技能)课程推荐1件作品参赛。
二、比赛方式
采取材料和视频评审的比赛方式。
三、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与通知正文相同。
四、材料报送
1.2020年5月30日之前将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表邮寄或送达至职教(成人)教研室603室张老师处。电子报名表发送至邮箱zhangjun7285@163.com.
2.2020年6月5日前将参赛作品(文档材料5个PDF文件和视频材料3-4个文件)上传百度网盘,分享至QQ(1449918969)或邮箱zhangjun7285@163.com。
分管教研员及联系方式:张俊、84509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