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211
post:484211

南京职教国赛特别报道之二


别样的青春,在这里绽放

——南京财经学校2015年技能大赛侧记

在2015年全国技能大赛中,南京财经学校代表队取得了1金1银两块奖牌;在2015年江苏省技能大赛中,南京财经学校各代表队共取得了7金13银10铜的佳绩。其中,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信息技术系路畅与陈百芳同学获得网络搭建及应用(神州数码)中职组一等奖;在201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信息技术系沙牧秋老师获得动画片制作教师组一等奖,马军野同学获得动画片制作中职组一等奖,周楠和柳俊同学获得网络搭建及应用(星网锐捷)高职组一等奖,路畅和陈百芳同学获得网络搭建及应用(星网锐捷)中职组一等奖,黄羽佳和王思悦同学获得网络搭建及应用(神州数码)中职组一等奖;学校会计系技能训练队金兢老师获得教师组会计实务项目一等奖,杜妍同学获得珠算项目中职组一等奖。

攻艰与克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的取得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这一切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指导教师悉心的指导和陪伴,更离不开整个团队中队员们的努力。

以学校信息技术系代表队为例。回顾近年技能大赛的奋斗历程,从2009年南京市赛第二,2010年没有国赛前提下取得江苏省二等奖,到2011年、2012年国赛金牌,再到2013年省赛金牌、2014年省赛、国赛金牌,最后到2015年省赛5项金牌、国赛1项金牌,可谓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挥写了一段辉煌的奋斗史。

在这奋斗过程中,时时有困难,处处要突破。仅以企业网项目来说,企业网搭建与应用这个团体项目本身就是信息类竞赛中专业技术要求最高、涉及知识技能范围最广、竞赛竞争压力最大的一项。由于财校网络专业建设刚刚起步,生源少,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同时专业师资少、技能薄弱,要想从低年级挑出好苗子,找到高水平教练培养确实不是件容易事。此外,学校现阶段处于一校三区初期,机房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尤其突出的问题是设备不齐整。网络设备往往要在两三个校区之间来回拆装,才能满足日常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明显达不到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场地和环境要求。除此之外,长期的高强度训练,难免队员们产生倦怠现象,这严重影响到队员们的训练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陈旭辉校长、刘辉副校长等领导高度重视,在幕后做了充足的准备和保障工作,通过学校大力的投入保证了高效的训练。在挑选不到拔尖的新队员时,训练队采用初选和二次淘汰方式最终敲定人选,再为选定队员制定技能和竞赛目标;如果时间紧张,赶上机房建设不到位,设备不齐全,教练和专业教师牵头去兄弟院校借调设备,队员就动手参与机房安装和调试;比赛项目理论和技能内容多、涉及面广,队员在训练的同时就要多查看书本资料,及时整理笔记,在短期内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同步学习和训练;训练周期长,新老队员容易出现情绪化和迷茫期,教练就及时关注队员的训练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疏导他们,平复他们的情绪……

坚持与努力

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付出和奉献最多的就是各位指导教师和参赛同学们了。他们的生命在努力和付出中收获成长,他们的青春在坚持与忍耐中尽情绽放。

张二网老师是学校金融系专业教师。近几年来,他所指导的学生在省技能大赛中共夺得9枚金牌和20多枚银牌、10多枚铜牌。他本人多次荣获省市优秀指导教师奖,江苏省优秀珠算教练一、二等奖。2011、2012年,他连续被考核为市级“优秀”,2013年被评为“学校先进个人”,2014年被评为“南京市师德标兵”,2015年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从2010年1月张老师接到了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的任务以来,六年中,张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放弃了太多的休息时间。在每年3到6个月的封闭集训期间,为照顾女教师,张老师还主动加班加点,承担晚训练和值班,几乎天天与队员吃住在学校、训练在学校。2013年9月开始,在学校安排下,张老师随技能训练队率先入驻江宁新校区。很多同学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离家住集体宿舍,各方面一时不能适应,张老师就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呵护。2010级刘雨婷同学性格内向,经常想家而无法安心。张老师及时了解情况,在训练之余,和她多交流,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她稳定情绪,专心训练,最终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会计系金兢老师连续多年参加省市级财会技能大赛。财会类比赛竞争一向异常激烈,随着赛事的变革,难度也越来越大。金兢老师不畏困难,从点钞单指单张到多指多张到传票翻打,一项一项从零开始,进行长期刻苦的训练。2012年10月,刚结束产假,金兢老师即投入到当年市赛的备赛当中,并顺利进入省赛。为了参加2013年3月的省赛,她提前给襁褓之中的孩子断了奶。2013年9月,她又服从学校安排,随训练队第一批进驻学校湖熟新校区。由于年幼的孩子是高敏性体质,经常咳嗽并伴有哮喘,且有严重的荨麻疹,而自己的丈夫又常年在外地工作,金老师经常半夜里一人照顾因皮肤瘙痒而无法入眠的孩子。长期的睡眠缺乏导致金老师有较严重的偏头痛,每次做完一套4小时的会计实务操作都头痛难耐。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老师仍然坚持一边上课,一边钻研业务指导训练队学生,并将剩余的时间全部投入到自己训练当中。2015年省赛备赛期间,金兢老师对于自己的弱项“点钞多指多张”进行了专项训练,高强度的训练引发了尺骨茎突炎,金老师忍着手腕的疼痛,坚持训练,最终在2015年省赛中,顶住了压力,突破重围夺得金牌。

杜妍同学,2012年进入财校会计系学习,13年进入学校珠算训练队。在近两年的训练中,她一点一滴地探索,一步一步地成长,从最初的怯懦和不自信,到现在的各种大赛从容应对。改变的,不只是成绩;收获的,也不只是奖牌。而这一切都来自于磨砺。两年中,她每天都要低头、挺腰进行珠算测试与训练,每天坚持3个小时左右,大赛前强度则更大。长期的训练很容易积劳成疾,有时候手指会抽筋,手腕会肿疼,有时候腰也会莫名地酸痛。每周回家,她都要请妈妈帮忙刮痧,拔火罐,以维持下周的正常训练。但不论身体多疲惫,她都坚持训练,从未松懈和放弃。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2015年南京市和江苏省的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中,她均获得了珠算项目中职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收获与精彩

多年来,南京财经学校始终坚持以培养“素质过硬、一专多能、特长鲜明”的实践型人才为己任。会计系、金融系学生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均超75%(同期南京市的平均通过率仅为30%),信息系学生获得江苏省动画绘制员证书或网络工程师证书的比率达95%;金融系学生取得ERP资格证书的比率达100%。2011至2015年间,学校学生参加江苏省技能大赛,先后夺得24金63银43铜;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得6金1银2铜。由于学校专业特色鲜明、紧贴市场需求,毕业生的专业基础扎实、技能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用人单位欢迎,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通过推荐而优质就业,就业率一直都在98%以上。

学校更以技能大赛为契机,通过典型宣传、榜样引领,带动起全体学生苦练专业技能的热情。通过“班里有周测、系里有月测、全校有统测”的机制,使学生们提升了技能,收获了自信。一些同学由于自己的一手绝活,创出了精彩的人生路,也改变了周围人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

2014届毕业生李程凭着汉字录入的一技之长进入光大银行。2014年10月,他代表南京分行参加了光大银行全国第六届技能与业务知识竞赛,成为汉字录入项目的冠军,获得了一级能手的称号,为分行赢得了荣誉,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入职仅半年,即被破格转为正式行员,这在该行,甚至全市银行系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学校会计系高贞老师,曾经是本校2005级的学生,因为参加省技能大赛会计类比赛两次夺得金牌。2012年,她被保送进金陵科技学院继续本科段的学习。2014年顺利完成学业之后,被学校聘用为专业课教师。昔日的技能训练队选手,今天成为了指导教师,正是“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 在学校里,和她情况相似的还有姚欢老师和张思亚老师。

也许,那些身在重点高中的同学们仍然被认为是更有前途;也许,众多的职业学校仍然被认为是次要的选择。但是,南京财经学校的师生们并不在意这些片面的评价,他们正在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书写属于自己辉煌的篇章,用自己坚定的声音喊出:别样的青春,在这里绽放!

会计系金兢老师在2015年省技能大赛中获教师组会计实务项目金牌

 

会计系师生在2015年省技能大赛现场

 

信息技术系师生在2015年省技能大赛动画片项目中获金牌

 

信息技术系师生在2015全国技能大赛获网络专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