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八届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通知
宁教职社〔2018〕7号
各区教育局、各职业学校: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不断激发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后备队伍,根据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八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的通知》(苏教职〔2017〕20号)要求,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八届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本次大赛由市教育局主办,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承办。
二、参赛对象
参赛项目分中职组、五年制高职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其中:中职组参赛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及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学生,五年制高职组参赛对象为五年制高职四至五年级学生。
三、赛项设置
1.创新作品
指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等。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所有作品须以能够演示的实物或模型参赛。
大赛不接受涉及食品、药品、微生物和所有的人体或动物离体组织研究的项目。
2.机器人
项目分为WER创意机器人、VEX竞技机器人两项。每支代表队2人,相关要求及比赛规则见《省机器人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省机器人竞赛活动要求和事项》。
3.科学调查报告
学生在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撰写的科学调查报告。报告可针对生产、生活、健康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见解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科学调查报告还应提供完整的研究数据和调查日志。
4.教师论文
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教育和教学方法所撰写的论文。可以是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调查报告;对某项经验进行总结并上升为理论高度的经验报告。
四、竞赛方式与报名
1.竞赛方式:创新作品、科学调查报告、教师论文三项采用报送材料,集中评审方式进行;机器人项目竞赛方式另行通知。
2.竞赛时间:5月中旬组织专家对创新作品、科学调查报告、教师论文三项材料进行评审;机器人项目竞赛时间另行通知。
3.竞赛名额:每个学校申报创新作品中职组不超过6件,高职组不超过6件;科学调查报告不超过2件;教师论文数量不限。
五、需要提交的材料
1.4月23日前,各校将参加大赛的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电子稿发至邮箱daibin601@163.com。
2.5月3日前,每所学校统一用材料袋封装,材料袋上贴加盖学校公章的纸质报名汇总表,内置相应作品的申报书(见附件2、附件3),查新报告(见附件4)。
3.5月3日前,所有材料电子稿发至邮箱daibin601@163.com,每件作品电子稿命名方式为“校名+组别+作品名称”。申报材料按照创新作品、调查报告、教师论文分别建3个文件夹,和学校报名汇总表一起压缩打包成总文件夹,总文件夹以学校命名。
六、奖项设置
1.创新作品
按照每个组别(中职组、高职组)申报项目总数的10%、20%、30%,分别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机器人
按照每个组别(中职组、高职组)的10%、20%、30%,分别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3.科学调查报告
按照每个组别(中职组、高职组)的10%、20%、30%,分别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教师论文
按照10%、20%、30%,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5.学校优秀组织奖
评选学校优秀组织奖若干,表彰组织开展创新教育工作突出的相关学校(见附件5)。
6.先进个人
评选创新大赛先进个人若干,表彰在全市职业教育创新大赛组织、指导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见附件6)。
七、其他
1.根据省赛分配名额,结合市赛结果,各赛项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2.根据省赛文件要求,结合市赛组织以及获奖情况,择优推荐省优秀组织单位、省先进个人、省创新校长各1个。
3.根据省赛文件要求,各校自主对照要求申报省优秀专利申报学校。在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获得5个以上授权专利的学校。申报时需提供国家专利证书复印件、市级专利局审核证明(盖章)等材料(见附件7)。申报材料纸质稿在5月3日一并提交,电子稿在5月3日前发送至daibin601@163.com。
未尽事宜,请与市职教(成人)教研室戴斌老师联系,电话:84451496。
附件:1.学校报名汇总表
2.创新作品、科学调查报告申报书
3.教师论文申报书
4.查新报告
5.市学校优秀组织奖申报书
6.市先进个人申报书
7.省优秀专利申报学校申报书
南京市教育局
2018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京市项目一推荐省赛公示名单.doc